韶山银田镇:现代农业新模式破“土”而出
| 招商动态 |2013-06-06
在韶山市银田镇,以长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润玉长田生态基地为代表的新型农业开始逐渐形成规模,长田村的田地、山地被充分利用起来,成了一个天然的“聚宝盆”。
“湘蛙王”成就综合循环农业
银田镇当地土生土长的黑斑蛙名不虚传,每只黑斑蛙每年可以消灭约35万只害虫,因此被称为蔬菜地里的“湘蛙王”。
银田镇长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永红利用“湘蛙王”管理200多亩地,搞起了循环农业。现在,合作社的田间地头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地里养蚯蚓,蚯蚓的粪肥田,蚯蚓喂鱼和“湘蛙王”,谭永红的“蛙果”、“蛙稻”、“蛙菜”都是这种模式。无公害瓜果蔬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有成千上万的“湘蛙王”把关,“哪个虫儿敢作声”?这种纯绿色农业环环相扣,成本下降,但利润上升。谭永红有固定产品销售渠道,他算了一笔账,种养无公害蛙果、蛙菜、蛙稻,加上蛙肉,亩收入可达到4万元。
谭永红出身农民家庭,当过兵,下过海,在广东的几年打拼,让他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拥有10余家湘菜连锁店的餐饮业老板,但他最终却迷恋上了现代农业,回乡办起了新型农业合作社。他如今成为了由省、市命名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转型后的谭永红系统研究台湾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后,决定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引进新产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在他的山上和大棚里,我们还看到了从未听过的长葡萄的葡萄树,结“灵芝”的牛樟树。“我觉得未来农业会向两头发展,一头是向传统农业发展,这是一种回归传统的农业,走的是循环农业路子;一头是向高科技现代农业发展,包括科学灌溉、科学管理、品种选优等。这两种发展模式都只有一个目的——保证老百姓吃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吃到健康、绿色的食品。”谭永红说。
生态基地升级“环保园林城”
长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做的是田里的文章,润玉长田生态基地则做起了山里的文章。基地负责人李敦信说:“自2011年5月以来,合作社改造完成了1200多亩荒山,山里种上了高档苗木。”润玉长田生态基地采用的是进场租赁的模式,向长田村农民租赁山地,发展种植业,并一次性付租金20万元。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帮助社员发展苗木种植。合作社与城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联姻,既引进资金,又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的荒坡山地,美化山村,更让荒山成了“金山”,让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基地又在400亩新荒地上栽植了八月桂、红豆杉、紫薇等苗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花生、黄豆、西瓜、玉米、绿豆等,基地的经济效益凸显。
李敦信为我们描绘了润玉长田生态基地的美好前景:到2014年,基地增租土地2000亩,投资修建高档休闲会所,打造星级农家庄园,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苗木,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最终将生态基地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环保园林城。
谭永红和李敦信的农业发展理念与银田镇党委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发展传统无公害农业和现代新型农业才是未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银田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和引进企业家发展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提供优质服务。长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润玉长田生态基地是银田镇现代新型农业的样板,它们将引导当地农民走上现代农业之路,成为不同于父辈祖辈的新型现代农民。
